为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师生科研经验共享,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我院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实验室于10月16日下午在公共卫生学院会议室顺利开展第一期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饶华祥教授主持,全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30余人积极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活动伊始,饶华祥教授对参加学术沙龙的师生致以热烈欢迎,并详细阐述了开展学术沙龙的核心宗旨。他表示,实验室将通过常态化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为全院师生构建思想碰撞、知识共享的互动平台,助力提升科研水平、凝聚科研合力,推动公共卫生领域学术研究持续发展。
本期沙龙特邀院内两位青年教师进行专题学术分享。首先,王彩云副教授以《拒绝 “无效撰写”,别让 “文书” 拖后腿!》为题展开报告。她结合自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实践,从科研文书的逻辑架构、内容提炼、亮点呈现等关键维度,系统拆解了项目申报书撰写的核心方法与实用技巧,针对申报过程中常见的撰写误区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为师生提升科研文书质量、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随后,郭翔宇讲师围绕《健康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主题进行分享。他聚焦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需求,详细讲解了医疗健康数据的合规获取、高效处理及质量控制要点,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在疾病预测、健康管理、公共卫生决策等场景的应用方向,并客观分析了当前跨学科研究中面临的技术瓶颈与挑战,鼓励师生主动培养数据思维,加强跨学科知识融合与方法训练,积极探索科研创新路径。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结合自身科研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与两位主讲人展开了深入探讨。
本次学术沙龙紧扣科研实际需求,内容充实、针对性强,不仅为全院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有效拓宽了学术视野、提升了科研实操能力,更营造了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未来,学院将持续定期举办系列学术沙龙活动,为推动学院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