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曹文君,长治医学院科学技术部部长、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教师,山西高平人,医学博士,三级教授,200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7月参加工作,2015年赴台湾长庚科技大学进行博士后短期培训,2017年破格聘为教授。目前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环境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卫生统计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女科技工作者专委会委员、山西省十二届青年委员等职,为中国卫生统计、BMC psychia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等期刊审稿人。
获奖情况
2018年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
2019年荣获 “第十届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长治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2020年入选“第七批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2021年负责的《医学统计学》课程被认定为山西省一流本科课程。学术论文《HPLP-II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获第十九届山西省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022年,科研成果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202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主要业绩
为学,她勤奋上进,一丝不苟;为教,她潜心育人,孜孜不倦;为研,她沉心学术,精益求精,这就是曹文君老师。
信念坚定 学以致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健康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高度清醒、行动上高度同步,切实将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敬业奉献 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教师,她传道授业,精心教研,积极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获得“SPOC与BOPPPS相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模式在《医学统计学》中的构建与应用”“基于 ‘1+5’阶段性整合式研究生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基于案例和翻转课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探索”等多项省级教改项目,以项目带动课程改革,形成“以实践创新为导向、真实案例为载体、分阶段设计、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改革。全面推行混合式教学和案例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2021年,她负责的《医学统计学》课程立项为山西省一流本科课程。
课堂上她是学生们的良师,尽其所能教书育人;下课后她是学生们的益友,以慈母心浇爱之花。同学们说,“有了烦心事都很愿意向曹老师倾诉。曹老师是同学们迷雾中的导航灯、迷茫时的领路人”。“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在曹老师这里从不是一句空话。从工作到生活,从教室到学生宿舍,长医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曹老师忙碌的身影,她所及之处,无不记录着她为学生们所做的点点滴滴。
作为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她认真批阅、逐字修改,让学生们更加懂得了敬业的所在、精业的内涵。“学富五车,术业专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谓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这是学生们发自肺腑对她的肯定和认可。她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18名 ,获长治医学院“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称号。
作为公共卫生与预防系《医学统计学》的学科带头人,她始终奉行“守正创新、医教为学、教学相长”的宗旨,定目标、建组织、设标准、带队伍、培养人,协助推动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协助申报健康服务与管理等新专业;通过鼓励并资助青年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会议、创新培训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诸多困难,为打造一支优秀骨干青年教师队伍,加强专业学科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潜心钻研 学术有成
除了课堂上,还有一个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一准儿能找到曹文君,那就是实验室。下课后、假期里,实验室总穿梭着她忙碌的身影。她常说:“除了教师之外,我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科研者……”
作为科研者,她惟实励新,潜心科研,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与《中华生物医学统计大辞典》《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统计指标集精选》等10余部教材和专著的编写。论文《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on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入选全球前1% ESI高被引论文,在学术界得到广泛关注。本人入选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她的科研成果先后用于长治市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糖尿病防治以及社区健康促进、慢病管理等工作;同时她积极投身长治市科学技术协会、长治市残联等社会组织,做科普宣传,利用自己的知识积极服务区域社会,造福老区人民。